[本文转载自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主要农作物均已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 种子纯度及品种鉴别、基因组的功能研究及分子育种均需要进行基因型鉴定。建立简便、快速及无损种子连续取样技术流程及基因型鉴定的技术体系, 可节省种植成本与鉴定周期,强化植物基因功能研究及提高分子育种的效率。

近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夏正俊课题组在《植物学报》上发表题为“快速、无损大豆种子连续取样技术及其DNA制备”的技术论文,为种子纯度及品种鉴别及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技术利用微型电钻和空气泵等简单装置巧妙地设计了一个连续无损钻取大豆种子的操作流程,当钻头钻至种子的胚乳部分时, 左手将移液枪头的粗端置于钻头下, 枪头管收集约5.85–9.75 mg的大豆种子的胚乳组织。本技术特点为可连续取样,经过训练每人每天可钻取的植物种子组织样品数量约为 1500~2300 粒(相当于 4~6 块 384孔样品板),与现有的钻孔法相比,效率得以显著提高。同时,所获得的样品不需要研磨,可直接用于下游的DNA提取,基因型鉴定。该技术可用于多种植物的品种鉴别、基因定位、分子辅助育种及分子设计育种等研究领域。

快速、无损大豆种子连续取样技术及其DNA制备

种子钻孔和样品采集过程。中间部分为整体流程简图, 种子取样经钻取、转移及清洁3个部分, 然后再进入下一个种子的钻取。 (A)–(B) 种子钻取: (A)种子组织的钻取, (B) 移液枪头收集种子组织; (C)–(D) 种子样品的转移: (C) 钻取的种子组织转移至384深孔板中, (D) 一行转移后贴胶带保护; (E)–(F) 清洁: (E) 钻头的清洁, (F) 移液枪头及手套的清洁; (G) 钻孔后的大豆种子; (H) 钻孔豆种子播种后14天的幼苗

夏正俊研究员为本文的第一与通讯作者,李玉卓硕士研究生、朱金龙、吴红艳、徐坤、翟红等本文的共同作者。

本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A 类)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