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


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NASC)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IUA,CAAS)植物与人体健康机理创新团队联合成都大学农业农村部杂粮加工重点实验室等国内团队,在食品领域著名国际期刊《Antioxidants》上发表题为“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rude polysaccharides from 12 selected Chinese teas, and their antioxidant and anti-diabetic activities”的高水平研究性文章。本文采用低共熔溶剂法制备了12种茶叶的多糖,并详细阐述了其化学组成、结构特性和生物学特性。

NASC为第一通讯单位,植物与人体健康机理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甘人友博士和成都大学农业农村部杂粮加工重点实验室吴定涛博士为本文共同通信作者,植物与人体健康机理创新团队科研助理郭欢为本文第一作者。这项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604400)、国家农业科技中心成都市地方财政基金(No. NASC2021KR01)和成都大学科研基金(2081921047)的支持。

我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茶文化的源头。穿越了千年历史,从最初的神农尝百草到越来越多的人将饮茶作为居家必备、待客首选的饮品,茶已经渐渐地融进我们的生活,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茶叶按发酵程度可分为黑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绿茶。研究表明,喝茶具有多种营养和健康功能,如抗氧化、免疫调节、抗炎、抗癌、抗肥胖、抗糖尿病、保护心血管和保肝作用。这些保健功能主要归功于茶叶中的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茶多酚(如儿茶素和黄酮类)、多糖、色素、生物碱(可可碱、咖啡因、茶碱等)、游离氨基酸、皂苷和无机元素等。在本研究中,采用低共熔溶剂法制备了12种茶叶的多糖,并对它们的化学组成、结构特性和生物活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发酵度显著影响了茶多糖的结构特性和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活性、抑制α-糖苷酶活性和抗糖化活性。特别地,根据热图分析发现,茶多糖中可能存在的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与其生物活性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这提示茶多糖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可能是茶多糖生物活性的主要贡献者。

这项研究的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天然植物多糖的化学组成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并为制备具有高产率和抗氧化、降血糖、抗糖基化等生物活性的茶多糖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Guo, H.; Fu, M.-X.; Wu, D.-T.; Zhao, Y.-X.; Li, H.; Li, H.-B.; Gan, R.-Y.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rude Polysaccharides from 12 Selected Chinese Teas, and Their Antioxidant and Anti-diabetic Activities. Antioxidants 2021, 10, 1562.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3390/antiox10101562